普攻下落保护机制是影响连招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。不同忍者的普攻段数和动作节奏差异较大,部分角色在连续普攻时容易触发保护机制导致连招中断。掌握下落保护的触发条件需要结合忍者特性、攻击段数以及对手受击状态综合分析。
下落保护的触发与攻击段数并非完全线性相关,而是由系统根据受击方的浮空高度、硬直时间及累计伤害动态计算。通常高段数普攻的忍者更容易在第四至第五段攻击后触发保护,例如部分A忍和S忍的平A连击在第四次命中后对手会快速下落。但部分特殊机制忍者可通过技能或秘卷延长浮空时间,从而规避保护机制的过早触发。
实战中需注意忍者普攻的节奏控制,过快或过慢的连打均可能影响保护机制的判定。部分忍者的普攻最后一击带有击飞或倒地效果,这类攻击通常不计入保护触发段数,合理利用可延长连招窗口。替身术的使用时机也会重置保护计数,对手在受击后替身会清空之前的受击数据,重新连招需调整攻击节奏。
高级技巧包括通过技能取消普攻后摇以延迟保护触发,或利用通灵兽、秘卷制造硬直衔接普攻。部分忍者的空中普攻与地面普攻保护计数独立计算,空中连段可在地面连招触发保护后继续追加伤害。需通过训练场反复测试不同忍者的保护阈值,形成肌肉记忆以适应实战中的复杂场景。
系统化的练习和数据分析是掌握这一机制的核心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