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地地形是军争地利剧本中独有的特殊地形之一,主要分布在南方区域,尤其是东吴势力范围内。湿地地形对战斗有显著影响,双方士兵死亡数量会增加10%,但弓兵不受此影响,而盾兵可获得特殊指令盾墙。粮仓作为湿地的重要战略建筑,能够为同盟成员提供调兵功能且不消耗士气,同时降低附近战斗的士兵死亡数量15%。建造粮仓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:湿地地形、三级或四级资源地、6000以上名声值。名声可通过完成主线任务积累,每2000名声可额外增加一个建造名额,最多建造12个。
粮仓的建造流程需通过城建系统完成。首先进入城建界面,选择守备分类下的粮仓选项,消耗木材、铁矿和石料资源进行建造。建造耗时约5小时,可使用金铢立即完成。粮仓的等级受工程营科技限制,升级工程营可提升粮仓的耐久度与功能范围。需注意,粮仓必须建在湿地范围内的三级或四级资源地上,其他等级土地无法建造。建造前建议使用侦察功能确认地块等级及周边敌情,避免资源浪费。
根据测算,单次建造需消耗木材9.6万、铁矿9.6万、石料28.8万。建议优先通过屯田获取石料,因其消耗量最大。湿地周边的六级地可提供稳定资源产出,扫荡时选择粮田类资源地效率更高。若资源紧张,可暂缓升级七级仓库,将资源倾斜至粮仓建设。科技方面需优先点出军机营和工程营,前者解锁建造权限,后者提升建筑等级上限。
粮仓的战略价值体现在同盟协同作战中。其调兵功能可让成员直接以满士气状态投入战场,配合盾兵的盾墙指令形成防御优势。防守时可将粮仓作为核心支点,在其周围部署箭塔和拒马栏构成复合防线。进攻方若试图拆除粮仓,需消耗大量体力与兵力,因此常作为牵制敌方行动的战术目标。中后期建议将粮仓升级至满级,耐久度提升至3000避免被快速拆除。
维护粮仓需持续关注两个要点:一是定期修复耐久度,通过城建界面的修缮功能消耗资源恢复;二是动态调整驻防队伍,优先安排高统率盾兵或弓兵驻守。当湿地被敌方控制时,可通过紧急撤离放弃领地回收部分资源,或联合盟友实施解救。赛季中后期若名声达到1万,可建造多个粮仓形成资源网络,但需平衡与其他建筑的数量关系,避免过度占用高级资源地。
该攻略内容综合自游戏内实测数据与官方剧本设定,所有机制均以当前版本为准。实际建造时需结合同盟战略与个人资源储备灵活调整优先级。